目錄
META廣告系統在台灣的電商行銷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不論是透過Facebook或Instagram經營社群,若想在社群上投放廣告,接觸廣告部分已經成為不可避免的一環。
很多人想自己學習廣告投放,但在實際操作時可能感到不確定,不清楚和專業人士的差異,結果廣告效果未達預期,難以實現理想成果,也不知道該如何更進一步改進。
因此,茵茵整理了初學者在設定廣告時常見的5個錯誤,並提供了幾個優化方向,只要檢查好這幾個細節,就可以輕鬆地開始投放廣告了!
第一個錯誤:不明確的廣告目標
許多初次嘗試投放廣告的人往往對廣告的效果抱有過高期望,期望透過一篇廣告就能達到各種宣傳效果,有時候甚至想像只要曝光廣告就能輕鬆吸引大批人潮。
然而,實際情況是,如果你沒有為廣告設定清晰的主要目標,就像是要求一名派發傳單的工讀生同時具備公關的互動技巧和頂尖銷售員的成交能力,這實在是相當困難的。
當然,你可能會問有沒有人能夠做到?確實有,但這是極為罕見的例子,通常出現在少數能夠製造爆炸性話題的專業人才身上,對於初學者來說實在難以達成。
因此,建議建立正確的心態,不要過度估計廣告的威力,將每個廣告活動設立一個明確的目標即可,值得注意的是,廣告系統的設計也是如此(一次只能為廣告選擇一種目標)。
當你熟悉了Meta系統的廣告結構後,你會發現行銷活動就像是一輛列車的火車頭,它會引導所有廣告走向相同的目標結果。因此,在投放廣告之前,如果沒有先選擇一個正確的執行目標類別,後續的廣告受眾和廣告創意就無法協同發揮最佳表現。
那麼,該如何選擇行銷活動目標呢?
META系統最近將過去的11個行銷活動目標(也就是廣告目標)簡化並濃縮成新版本的「知名度、流量、互動、開發潛在顧客、應用程式推廣、銷售業績」等6個行銷活動目標。這樣的調整旨在讓人更清楚地辨識和選擇正確的廣告目標,使廣告能夠充分發揮其最大價值。
在過去,活動目標的選擇會影響到廣告格式的後續選擇,但改版後這個限制相對減弱了。如果你曾經學習過的活動目標是舊版本的,可以參考這篇說明如何將原本的11個廣告目標對應到新版本的6個目標。新版的目標對使用者來說更容易區分廣告設定的目的。以下簡單說明如何根據廣告投放目的選擇適合的廣告目標:
知名度: 增加受眾對品牌的熟悉度與知名度。適合讓陌生潛在顧客熟悉你的商家,推薦新店家、新品牌、新商品等剛創立資訊內容的社群帳號。選擇這個廣告目標,系統會提高貼文廣告的觸及人數和曝光次數,對影片廣告則會提高影片ThruPlay和影片連續觀看2秒以上的次數。
流量: 增加『目的地』的『人數流量』。不同於知名度廣告,這個目標要求看到廣告的客戶點擊廣告連結後前往廣告設定的目的地(例如:網站、Facebook粉絲專頁、Instagram商店、或應用程式等)。系統會推播給能完成點擊連結行動的潛在客戶。
互動: 增加受眾在網路上對你的互動,包括傳送訊息、觀看影片、回覆貼文等。
開發潛在顧客: 如果有蒐集客戶名單的需求,可以使用這個類型尋找願意填寫個人聯絡資訊並想進一步了解廣告資訊的用戶。
應用程式推廣: 增加行動裝置用戶安裝廣告推薦的應用程式並採取特定行動,如購買商品或試用新功能等。
銷售業績: 尋找有可能購買您商品或服務的用戶。
第二個錯誤:不清楚目標受眾設定的用意
廣告受眾的設定,指的是我們廣告的目標觀眾。這跟傳統媒體不同,傳統的方式是將廣告無差別地廣播給所有人,而在數位媒體上,我們需要明確描述受眾的特徵和樣貌。這樣系統就能透過標籤和特定條件,精準地找出我們想要溝通的對象。
實體看板廣告 | vs | 數位社群廣告 |
---|---|---|
依據廣告載體所在地區, 該地區會行經的人流全體 | 目標對象 | 可自行設定 目標對象的區隔條件 |
該地區人口屬性組成, 例如商業區/住宅區… | 對象的變因 | 地區、年齡、性別、 興趣、語言、其他特定條件 |
提高知名度 品牌識別 | 行銷目標應用 | 知名度、流量、互動、轉換 等多種目標選擇 |
(上面的表格不僅適用於 Meta 廣告,同樣也適用於 Google、LINE 等數位平台的廣告投放邏輯。)
我們可以這樣理解:數位社群廣告是分眾行銷的最佳範例。當廣告投放給特定的客戶群,我們可以比以前的傳統廣告獲得更高的轉換效果。不像以前在電視上廣告投放全國,花費龐大,或者在雜誌上刊登廣告需要支付高昂的製作成本。這些廣告不僅價格高昂,而且無法細緻區隔受眾。相對地,數位廣告不是廣泛投放的概念,它允許我們用最小的預算,只投放給我們想要的“精準人群”。
然後,問題就出現了。新手在學習受眾區隔時最容易犯的錯誤是兩個極端:一方面是受眾設定太廣,另一方面是過度分割受眾,導致廣告無法有效傳遞。
如果受眾太廣,廣告就像傳統廣告一樣,無法有針對性。除非你的品牌知名度很高,廣告內容也很強大,否則難以取得良好的廣告效果。
相反地,雖然社群廣告適合針對小眾目標,但受眾區隔過度細分也會導致區隔出來的受眾太小,廣告無法觸及足夠的人群。另外,如果使用興趣拆分受眾,但所設定的受眾興趣差異不大,可能會選擇到相似的受眾,造成高度重疊的風險。這樣在不同廣告群組中打著相似的廣告,可能會使這些高度相似的受眾互相競價,提高廣告成本,同時浪費廣告預算。
因此,建議在廣告設定時更深入研究你想要面對的目標族群,根據行銷目標的層級,合理地設定受眾人數區隔,或者參考系統建議的投放人數值,避免過於特定或過於廣泛。
(設定廣告組合時,設定廣告受眾條件時右方會出現系統預估值參考)
第三個錯誤:忽視廣告設計和內容
要在電商廣告中取得好效果,除了產品本身需要強大之外,更關鍵的是讓廣告發揮出一套招式:「如何吸引潛在顧客的目光、引起他們的興趣,讓他們留下來,最終達成廣告的目標行動。」
這套招式可以分成三個步驟,所以在設計廣告時,我們要注意以下部分:
如何吸引潛在顧客的目光、引起他們的興趣,讓他們留下來:
- 設計引人入勝的元素,三秒內讓人有停下來的原因。
讓廣告內容有效傳遞與溝通價值:
- 專注傳遞一個重點,不要讓內容過於分散,只溝通最重要的事。
- 具體引導,清晰呈現如何改善問題或實現美好成果等價值。
引發受眾去達成目標行動:
- 提供清晰的行動指引,讓受眾能直覺地知道為了獲得廣告中所描述的價值,需要採取什麼行動。
數位廣告不同於傳統廣告,更加強調在廣告中提供具體的目的地引導,因此可以更即時地引導流量。如果在設計廣告時沒有考慮這套理念,可能會出現「行動斷點」的問題:有人只是匆匆一瞥就離開、有人停下來看了但不清楚廣告的主要訊息、還有人看完廣告卻不知道下一步該怎麼做。
第四個錯誤:不進行A/B測試
無論是花自己的錢還是公司預算投放廣告,我們當然都希望能充分發揮廣告預算,取得最佳效果。然而,在實際執行時,很多初學者的操作邏輯卻未必如此:在準備廣告素材時可能只有一組內容,發佈後就坐等,期望廣告會自動變得越來越好。
“但這實際上是非常難實現的。” 除非你有一則非常有潛力的貼文,透過累積讚數、留言、分享等方式成為網紅貼文, 否則大部分廣告內容在跑一段時間後成本會因為疲乏而逐漸上升(因為越來越難達成廣告目標),廣告效果開始下滑。
那麼,要怎樣判斷目前正在跑的廣告是否值得繼續投入預算呢?不用胡亂猜測,我們只需要運用 A/B 測試的方式,對廣告素材進行交叉比較測試,就能找到表現較佳的廣告內容,值得我們增加預算進行推廣。
- 測試的目標可以根據需要做調整。舉例來說,如果是流量廣告,我們想找到效果最好的廣告,在進行 A/B 測試時,可以調整目標,比如尋找 CPC 更便宜或者點擊率更高的廣告。
- 在廣告投放的期間,我們可以為 A/B 測試設定預算,持續進行測試,找到表現優秀的廣告。當廣告素材使用久了,或者效果變差時,可以考慮更換新的素材。
不論是有長期廣告需求,還是只是短時間的廣告曝光,我建議都應該進行 A/B 測試。只是具體的執行方式和測試的頻率,可以根據實際需求調整,選擇適合的測試時間。
第五個錯誤:忽略監控和分析
最後,也是最關鍵的一點:投放廣告的時候,一定要養成「觀察並分析數據」的習慣。
就好比說,如果你在投資股票,你能不看股市走勢嗎?最好是自己懂得看,這樣你才能掌握投資的好壞。
或者,你要考試,你能不知道自己的分數嗎?最好是每個分數都清楚,甚至還要找出錯誤,這樣下次考試才有進步的空間。
同理,操作廣告想要越來越好,就要有意識地定期觀察廣告效果數據,這是在投放廣告期間必須要做的事情。
掌握執行的小細節,讓廣告投放功力更上一層樓
這五件事完全是決定廣告投放成效好壞最重要的關鍵操作因素,想要獲得良好的廣告成效務必要在這五件事情上用心執行,掌握這些操作細節就可以讓你的廣告很快地拉開與其他人競爭者的差距。